内容详情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代文学史》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二章

点击量:2224 2019-05-12

付费咨询深度问题,加微信:17101180054

  第二章   30年代文学(1928-1937)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20年代末关于革命文学的倡导与论争,了解30年代初“左联”成立的经过、主要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掌握30年代出现的主要文学流派和创作群体;掌握左翼代表作家的创作;掌握左翼之外的作家的创作;重点把握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创作为新文学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较全面地掌握和理解30年代新文学在诗歌、小说、散文、话剧的创作方面的主要成就。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   概述
  (一)识记
  1.以“五四”文学革命为开端的中国新文学,到1928年发生的重要转折。
  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运动的发起和发展情况。
  3.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的情况。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左联”进行的主要文学活动。
  2.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运动及其文学创作。
  3.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
  4.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
  5.关于“大众语”的论争。
  6.关于两个口号的论争。
  7.30年代台湾新文学发展的主要特点。
  8.30年代香港新文学的产生和文学创作情况。
  (三)综合运用
  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和兴起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历史原因。
  2.30年代较为重大的文学论争。

  3.30年代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和文学创作的鲜明特点。


  第二节   茅盾
  (一)识记
  1.茅盾的主要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道路。
  2.茅盾的主要文学作品。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社会剖析派小说”。
  2.茅盾的“文学为人生”的主张。
  3.短篇小说集《野蔷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价值。
  4.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和中篇小说《林家铺子》。
  (三)综合运用
  1.《蚀》三部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长篇小说代表作《子夜》的思想意义、人物形象塑造和主要艺术成就。

  3.茅盾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第三节   巴金
  (一)识记
  1.巴金的生平和文学创作情况。
  2.巴金主要小说作品。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巴金早期接受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情况。
  2.巴金的短篇小说创作及其艺术上的特点。
  3.《憩园》的主要内容和艺术风格。
  (三)综合运用
  1.《激流三部曲》的主要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塑造和主要艺术特点
  2.《寒夜》的主题思想、风格特征和突出的艺术成就。

  3.巴金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意义和重要地位。


  第四节   老舍
  (一)识记
  1.老舍的生平和文学创作情况。
  2.老舍的主要小说作品。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老舍的《老张的哲学》、《赵子日》、《二马》三部长篇小说。
  2.老舍的《月牙儿》、《微神》、《断魂枪》等短篇小说佳作。
  3.老舍作品所体现的作家的文化反思。
  (三)综合运用
  1.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塑造和主要艺术成就。
  2.《四世同堂》主题和题材的独特性、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要艺术特色。

  3.老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独特贡献。


  第五节   沈从文
  (一)识记
  1.沈从文的生平和文学创作情况。
  2.沈从文文学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其代表性作品。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世界”和“现代都市人生”两大类题材。
  2.《边城》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3.《八骏图》的写作意图和独特的叙事手法。
  (三)综合运用
  1.沈从文作品所展现的人生形式和融入的作者的理想。
  2.沈从文小说的题材内容和主要艺术特色。

  3.沈从文的创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第六节   曹禺
  (一)识记
  1.曹禺的生平和戏剧创作情况。
  2.曹禺的主要话剧作品。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曹禺剧作的问世标志了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
  2.曹禺戏剧具有的悲剧意味。
  3.曹禺剧作人物性格的刻画。
  4.曹禺的剧作具有的强烈的戏剧性。
  5.曹禺剧作的戏剧结构。
  6.曹禺剧作在戏剧语言方面的特色。
  (三)综合运用
  1.《雷雨》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塑造和艺术特色。
  2.《日出》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塑造和艺术特色。
  3.《北京人》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塑造和艺术特色。

  4.曹禺剧作对中国现代话剧发展的重要贡献。


  第七节   小说创作
  (一)识记
  1.30年代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
  2.30年代小说作家形成的几个主要群落。
  3.左翼作家群代表性作家和作品。
  4.蒋光慈、柔石、丁玲、沙汀、艾芜等作家的小说创作情况。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东北作家群”的小说创作。
  2.“京派作家群”的代表性作家及其主要创作。
  3.“新感觉派”作家群的代表性作家及其主要创作。
  4.30年代台湾作家杨逵小说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三)综合运用
  1.丁玲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2.张天翼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3.叶紫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4.吴组湘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5.30年代长篇小说取得的突出成就。


  第八节   诗歌创作
  (一)识记
  1.30年代新诗创作的基本情况。
  2.30年代主要诗歌流派及其代表性诗人和作品。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30年代政治抒情诗歌的创作。
  2.30年代唯美派诗歌的创作。
  3.30年代的现代派诗歌的创作。
  4.30年代乡土诗歌的创作。
  5.“中国诗歌会”的诗人及其创作。
  6.殷夫的“红色鼓动诗”。
  (三)综合运用
  1.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及其主要艺术成就。

  2.臧克家诗歌的主要内容、思想特征和艺术特点。


  第九节   散文创作概况
  (一)识记
  1.30年代散文诗创作的基本情况。
  2.30年代专门性散文刊物的刊行情况。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30年代议论性散文的突出成就。
  2.30年代报告文学的兴盛。
  3.30年代抒情散文方面的主要成就。
  4.30年代叙事散文方面的主要成就。
  5.30年代哲理散文方面的主要成就。
  6.30年代游记散文方面的主要成就。
  (三)综合运用

  30年代散文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第十节   戏剧创作概况
  (一)识记
  1.30年代戏剧运动的基本情况。
  2.30年代戏剧创作的代表性作家作品。
  (二)领会和简单应用
  1.上海艺术剧社。
  2.“无产阶级戏剧”。
  3.“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4.“国防戏剧”。
  5.“农民戏剧实验”。
  6.洪深的“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主要思想内容。
  (三)综合运用
  1.30年代左翼戏剧运动和左翼戏剧创作的主要成就。

  2.30年代中国现代戏剧的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上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到有需要的自考生。如果还有不明白的自考生可以通过电话/微信:186-5011-2127 咨询了解更多详情,或搜索添加公众号【聚创教育】回复 “自考”领取相关真题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