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自考冲刺29天不建议做这5件事!

点击量:234 2024-03-15

付费咨询深度问题,加微信:17101180054

  自考冲刺29天不建议做的几件事

  距离自考还剩下29天,相信大多数同学应该都在紧张刺激的备考状态下了吧,复习固然重要,但不要因为备考而忽略了作息时间,影响身体健康哦!

  自考备考六大注意事项

  01

  注意查缺补漏

  如果你前期早就开始规划,并按部就班的执行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正常的作息时间,查缺补漏,正常刷真题和选择题的时候,重点记忆简单题和论述题。

  02

  有技巧性“抱佛脚”

  如果你最后二十几天才开始学,只要找对了方法复习,还是有机会的。可以买直接带答案的那种真题训练册,直接把答案抄到卷子上开始背,或者买这本教材的知识点总结随身携带。

  在做题时,要时刻保持清醒,提高自己的敏感性,发现总结什么知识点反复考,切记一定要拿下。

  03

  理智判断押题卷

  押题卷子一般是机构老师根据历年真题的出题频率,然后个人判断的出题趋势,来进行考点押题,如果性价比高,历年口碑不错的机构老师,那你可以买来看看。但记住,无论何时,靠自己才是最佳的,不具备随机性。

  04

  考前焦虑情绪

  作为考生难免在考前会有各种消极情绪,焦虑紧张都是正常的,但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将行动代替焦虑,总是要面对考试,那就多做几套真题多背错题归纳知识点,三到四天进行一门,背真题。

  05

  考试当天临阵磨枪

  你可以把自己最拿不准,最难背的大题打印出来,当天在考场外,感觉背,你在高度紧张的时候,能临时记住很多东西,到了考场先看大题,看看有没有自己刚刚背的。

  两种高效备考方式区别

  1、短线备考

  主要针对的是拥有一定基础或学习能力不错的同学,备考方式:网课+知识点总结+历年真题,直接从巩固阶段迈向冲刺阶段!

  网课能够快速帮我们过一遍教材,清楚的了解内容以及重难点;知识总结都是总结的精华重点,因此要尽量做到记住关键词+理解;历年真题更是有利于考生把握历年考点,出题规则,什么题型,才能更好的答题。

  2、长线备考

  比较适合基础不好与学习能力相对差的同学,备考方式:网课教材+章节练习+知识点总结+历年真题+错题集+考前冲刺网课,最后一个月跟着网课详细了解科目每一章节的重点,某在什么题型会出现哪些知识点。

  最后冲刺阶段,查缺补漏,回顾错题以及冲刺网课重点,提高自己的答题技巧与答卷时间。

  自考冲刺复习“五项禁忌”

  01

  与他人攀比复习进度

  自考备考期间,我们自己就是最大的敌人,最大的目标也应该是克服自我的心理障碍,摆脱学习困境,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最后成功上岸。不与别人攀比复习进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复习之中,关注复习效率。

  02

  一味的刷新题忽略回顾错题

  我们做题的目的是掌握知识点,而错题恰恰反映出你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到了复习后期,很多同学容易陷入到"自我感动"的情绪中,认为刷了很多题就等于会做很多题。但只有温故知新,回顾错题究其原因,再进行新的刷题才是正确的做法。

  03

  考前一个月才“预习背诵”

  有许多同学都喜欢把背书留在最后,但实际上,我们如果给最后一个月留太多的任务,那么只会让自己陷入到更深的焦虑情绪中。拒绝拖延症,从我做起,现阶段该学会的知识点,一定要现阶段就搞定!

  04

  压力过大,只会适得其反

  压力过大,会使我们的思维会变得混乱。最后备考期,大多数考生都会进入一个压力大的状态下,但这个时候正是我们需要减压的时候。压力大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会影响到睡眠和饮食,从而影响到身体健康,最后只会适得其反。

  05

  不注意自己的复习时间

  一道题钻牛角尖一个上午这是多数考生会犯的错误,切记,自考是自我淘汰制,我们每一科只要过了60分就可以。在最后冲刺期,真的很不建议这种复习方式!建议有这种问题的同学,制定一份每科目的复习计划表并严格执行,不要为了一滴水放弃整个大海!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添加微信号,了解自考、成考等相关资讯,更有历年真题、考试大纲等你领取。

      

  随着踏入社会,很多人都无缘全日制学历的提升自己,那么其实通过成人高等教育的方式来提升自己:


  初中、中专、高中、大专学历想要拿大专、本科学历的,可以考虑成人高等教育的方式: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学历提升形式获取;


  想要学历提升?不知道怎么选择?咨询在线老师或快速添加老师微信:180 3016 3057(手机微信同号)免费咨询